随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普及,互联网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技术升级上发挥作用日益彰显,纺织行业在生产和营销领域发挥互联网和信息化又是提升效率的表现日益明显;但是要解决行业技术提升最关键的“人”的因素,如何用互联网等新的传播途径,提升行业人的素质,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款名为“梭子讲堂”的在线教育产品出现,彻底颠覆了笔者对此问题的担忧,这款产品把自己定位为纺织行业的知识技能服务产品,是凭借什么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吸引上万热爱学习的技术人员参与,并引发行业刮起一股技术分享提升的风潮?
知识分享风潮渐起 纺织业准备好了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升,共享经济的全面爆发,除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外,知识共享和分享成为当今社会的又一需求,知识分享平台风潮渐起,互联网知识分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作为传统行业的纺织行业,多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如今随着国内外竞争加剧,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用开放共享的心态看世界,用开放的眼光看市场,通过交流互动寻求技术提升路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技术创新,终生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以”梭子讲堂”开播以来,数十家企业要求积极推荐分享讲师,单次分享课程更是引来千人次技术人员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成为行业知识分享的后备力量,知识分享与学习风潮在纺织行业渐起。
技术分享和提升 纺织业真的需要吗?
在纺织行业,传统的技术学习还沿袭学徒式的,生产实践经验有很大一部分仍然靠内部传帮带,就算是科班出身的技术工人如果不进行生产现场的实践,遇到问题也难免捉襟见肘。
鉴于生产资源环境限制,技术工人与机器打交道时间多,外出学习机会少,热衷提升的技术人员大都通过专业技术刊物和互联网技术门户来提升自我。 “技术文章给人以启发,大多需要悟,有时候我们很希望能与作者再深入交流,在加上我们在车间时间多,上网的时间毕竟有限”某纺织企业技术负责人这么说。
“我们在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时,发现在一个企业的技术难题,可能在另外的企业是早已解决的问题,但是大家缺乏有效的交流途径,行业需要开放分享”棉纺织技术期刊社副社长王杨俊这么说。“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新媒体的途径,用心的服务模式去解决技术人员提升和交流的痛点,新开设的”梭子讲堂”正是为此而生,通过一线技术人员手机上分享,在线互助答疑,手机操作随时随地;实践证明,讲堂的服务满足了当前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的需要,也满足了纺织行业人员交流学习的迫切需求”。
低成本高效提升 互联网+真的能解决吗?
传统的纺织行业从来不缺乏创新,但是要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学习途径,成为行业的一个提升瓶颈,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为行业高效交流提升提供了便利。梭子讲堂起初通过微信群开设讲堂,后又搭建直播平台,技术人员通过微信就能在家学习,大大节省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我从第一次接触梭子讲堂以来,每次都坚持去听,同时讲堂为企业团体听课学习提供了便利,我们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愿意去参与学习听,通过这种途径,员工提升成本很低,也节省了时间”。平棉集团总工宋强告诉记者。
“我们2017推出行业技术提升联盟,联盟内成员不仅能交流技术,交朋识友,还定期分享干货,分享学习资料,还能资源共享共赢多赢。这一切在原来看似很复杂的事情,在我们茶语饭后的碎片化时间里得到解决。学习的成本和效率得到革命性的提升”王杨俊说。
专注专业做产品,行业需要“梭子”初心
通过深入了解记者发现,梭子讲堂不仅仅通过在线讲授一种途径帮助企业提升,配套在线讲堂,他们还开设了学习型社群组织,用学习联盟的形式打造互助和陪伴型的组织。多种贴心服务组合让技术人培养了学习习惯,提升了对知识技能提升重要的认知,提振了行业转型升级的信心。
“梭子是18世纪中期,纺织业中的重大贡献之一。我们之所以用梭子来命名我们的讲堂产品,正是我们希望纺织人都要秉承纺织人初心,坚持创新和不断提升我们相信我们正和其他纺织行业人一样,在用坚守和创新深耕行业,探索不一样的行业未来。”梭子讲堂产品总监刘伟说。
在课程探索中,“梭子讲堂”始终不忘服务行业初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做深做细服务,短短一年从0用户增长至铁杆粉丝过万,目前“梭子讲堂”课程收费及合作初见成效,充分说明了行业对技术提升的迫切要求,对互联网+提升模式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了做专业产品和服务,用户就会接纳的普遍真理。
作为纺织行业来说产品品种和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我们首先要褒有一颗热爱行业的初心,用开放共享的心态,接纳新事物,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创新;作为行业的每一个技术人,更应该在大变革的时代勇于担当,从自身做起,提升技能为行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梭子讲堂”的创新和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通过互联网学习提升技能传递正能量,正在成为一种样板风潮在行业蔓延。